close

2014/02/04(D1)

2/3 將 1/5 育苗的美生菜移至水陸缸後, 隔天隨即投入第二梯次的栽培, 但不同

於前一梯次加化肥又加有機肥的栽培, 這次將分成 3 組, 每組 5 盆, 第 1 組

維持原樣又加化肥又加有機;第 2 組則只加有機;第 3 組則什麼都不加, 只有培

養土, 藉著不同的施肥方式觀查對其往後生長的影響:

 2014_02_04_1430    

圖: 第 1 組化肥(圓圈)+有機(長方形)

2014_02_06_1440  

圖: 第 1 組編號(化+機)1~5

2014_02_04_1431  

圖: 第 2 組只加有機肥

2014_02_06_1441  

圖: 第 2 組編號(機)1~5

2014_02_04_1432  

圖: 第 3 組則什麼都不加

2014_02_06_1443  

圖: 第 3 組編號(無)1~5

2014_02_06_1439  

圖: 全部共 15 盆

放置中層沒有開日光燈。

 


 

2014/02/06(D3)

觀查到(機)2已經發芽, 照前 1 梯次的推測, 其他盆應該都已經發芽, 只是

因為上面有一層薄土覆蓋, 所以看不出來, 立刻將其移至上層有開日光燈處

, 並架高增加受光量, 但因為前次用來架高的文林盒有一盒拿來種植原水陸

缸的植物, 所以找了其他東西代替, 前次距離燈源 10cm , 這次就拉大

到 12cm, 是否對生長有影響值得觀查:

2014_02_06_1445  

圖: 這次架高的樣子

2014_01_07_0489  

圖: 上次架高的樣子

光照仍時維持 21W X 2, 7:00 ~ 21:00 14 小時的照明。

 


 

2014/02/09(D6)

2014_02_09_1497  

圖: 大部份種子都已經發芽

 


 

2014/02/22(D19)

2014_02_22_1621  

圖: 目前美生菜狀況

該是蔬芽的時候, 這次依舊保留莖粗短的美生菜, 而蔬掉莖細長的, 但為了

驗證這樣的疏芽方式是不是最好的, 所以在三組實驗樣本中, 各挑一盆保留

莖細長的, 以對照日後的生長狀況。另這次蔬芽時, 發現根已經相當的長,

如果是以整株拔起的方式疏芽, 可能會擾動土壤, 傷害到欲保留的芽, 所以

決定以剪刀貼近土面剪掉不要的芽, 並且稍微將土壤堆到苗莖部旁邊並壓實

(培土)避免被風吹到搖晃:

2014_02_22_1623  

圖: 保留莖細長的苗

2014_02_22_1628  

圖: 保留莖細長的苗, 特別用 "+" 作註記

2014_02_22_1629  

圖: 用剪刀剪除

2014_02_22_1637  

圖: 蔬苗後

在蔬苗前, 有紀錄每盆的發芽率, 但這對於不同施肥方式對生長狀況影響的

調查意義不大, 所以蔬苗後, 加入測量葉片大小的方式以紀錄其成長狀況。

我的測量方式如下, 每一株挑選生長狀況最好的本葉, 測量其葉長(從葉柄基

部到葉片頂端)及葉寬(葉子最寬處)的長度, 每隔一星期測量一次:

2014_02_22_1630  

圖: 量葉長

2014_02_22_1633  

圖: 量葉寬

2014_02_22_1635  

圖: 根部已長至盆外, 應儘快定植至水陸缸

 


 

2014/02/28(D25)

今天將第一批的美生菜全部採收, 除了保留一株有包心現象及幾棵採收後有再

長出新葉的美生菜留作觀查:

2014_02_28_1982  

圖: 長出新葉

水陸缸裡有 37 個位置, 但只有 15 株要移植, 所以依實驗目的分成 3 區:

2014_02_28_1994  

圖: 移植後

2014_02_28_1988  

圖: 第 1 區

2014_02_28_1990  

圖: 第 2 區

2014_02_28_1989  

圖: 第 3 區

同樣紀錄每株的長寬。

 


 

2014/03/14(D39)

原本是紀錄每株最大葉的長與寬, 但現在遇到一個問題, 那就是每株菜已長了

長長的水中根, 要從花飛碟拿出神奇杯來測量葉子後再放回花飛碟可能會傷到

根部, 所以決定改測量株高與葉數, 這樣不用拿出神奇杯就可測量, 當初並沒

有想到會遇到這樣的問題, 以後應該都改用這種測量方式:

2014_03_14_2243  

圖: 用目視就可看出左邊生長的狀況比較好(有施肥), 而右邊的比較差(沒有施
肥), 實際測量也是如此

2014_03_14_22452014_03_14_22462014_03_14_2247  

圖: 從左而右分別是, 有機肥+化學肥 / 有機肥 / 沒有施肥


2014/03/21(D46)

第 46 天了, 該是採收的時候。這次因為要測量的關係, 所以採一次全面採收,

首先先來看看因為包心而從 1/5 即種植到現在的美生菜, 其葉子已經變老, 這

是目前唯一包心的美生菜, 不知其在這樣的環境下會包心的密碼是什麼?我懷疑

是不是就算溫度較高的情況下, 如果給它充足的肥料使其快速的長大就會包心?

這只能待日後實驗驗證:

2014_03_21_2437  

圖: 唯一包心的美生菜

2014_03_21_2439  

圖: 根長到幾乎是菜株的 2~3 倍長!

而肉眼即可觀查到施肥方式的影響:

2014_03_21_2442  

圖: 還是 (化+機) > (機) > (無)

2014_03_21_2443  

圖: 化肥+有機肥

2014_03_21_2444  

圖: 有機肥

2014_03_21_2445  

圖: 無肥料

採收後測量每株的高度以及去根後的重量紀錄後, 發現使用有機及無施肥稱得的總

重量甚至不到硝酸鹽測量的 50 公克!但因為明天還要早起, 將採收的美生菜先冰

到冰箱待作測試。

(待續~)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kau 的頭像
    akau

    akau的水草農園

    ak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