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目前有三種苦苣苔類的植物,那就是大岩桐、非洲堇及迷你岩桐:
【大岩桐】
大岩桐在今年六月及九月曾開過花,九月的花期只開過一朵花後即結束,觀查一段時間葉子雖然沒有枯
萎,但也一直沒再長出新芽,所以在11/26將牠從水陸缸取出,並將剩餘的2片葉子剪下,直接插在瓶
罐水草裡水耕,後來爛掉一片;而剩下的球根就連同神奇杯放在乾燥的地方準備越冬,這是一般建議的
方式,但前年我是沒什麼特別處理,就還是在水耕的狀態下也成功越冬:
圖:扦插在水裡的大岩桐葉子
圖:神奇杯裡裝著大岩桐的球根,於乾燥處越冬
【非洲堇】
非洲堇是去年十一月時老婆用葉子扦插在水裡繁殖的,後再移植到數個神奇杯裡水耕,最後只剩下2株,
且成長的狀態產生很大的差異:
圖:成長狀態較優的非洲堇
圖:上星期發現結了花苞準備開花了
圖:潔白細長的水根
圖:另一株非洲堇郤一副生長不良的狀況
為何同時繁殖的非洲堇郤有如此大的差異,目前不得而知。
【迷你岩桐】
迷岩在今年九月花期結束後葉子即陸續枯萎,後剪下部份葉子扦插於不同介質的神奇杯裡作繁殖
(培養土或發泡煉石),但最後僅剩一株種於發泡煉石的迷岩葉子有存活下來,其餘均爛掉:
圖:扦插於發泡煉石的迷岩葉子
而剩餘的球根後來有再陸續長出新芽,其中以下圖的葉子長得最快,後來於 11/26 將它從陽台移至水
陸缸裡栽培:
圖:11/26 時的迷你岩桐
但在12/10(也就是二星期後)發現葉子有枯萎的現象:
圖:二星期後(12/10)即成長變差的迷岩
為何會如此?考量到溫度與光質這二個因素。溫度來說時序已進入秋冬,缸中與陽台的溫度應不會有
太大的差異(大約都在26度C左右),所以最大的差異就是光質的部份,一個是陽台太陽的散射光線,
另一郤是水陸缸裡的日光燈,所以立刻將牠移回主臥浴室的窗邊觀查情況是否有好轉,但直到今天
(12/18)還是沒有多大改善。
下圖則是另一盆迷岩,可看出剪葉後重新長出葉子長大的的速度就差了很多:
圖:葉子成長速度緩慢的岩桐
另有一盆沒有水耕的迷岩,在剪葉後放在窗戶邊,一二星期才以浸盆的方式澆水,但成長狀況良好,甚至
在最近結了花苞準備開花了!
圖:即將再度開花的迷岩
仔細思量,這些迷岩生長的差異應不是土耕/水耕所造成,而是對光質(陽光/日光燈)變化無法快速適
應的關係,明年春天我將再針對這一部份作個試驗來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