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01/05(第1天)
既然決定不惜成本在家裡作水耕蔬菜, 而水耕蔬菜最怕的又是夏季的高溫, 現在時間又已接
近春節, 所以我必需立刻採取行動。
首先當然是要有菜苗, 原本應是去種苗行直接採購菜苗直接栽種速度最快, 但因為我的水陸
缸裡還有許多植物需安排出處, 所以決定還是自己育苗爭取一點轉換的時間, 結果就買了
美生菜(包心 A 菜), 理由如下:
圖: 包心 A 菜
1. 總覺得生菜比較高級且水耕的會比較好吃。
2. 美生菜的適種季節是 9 月 ~ 2 月, 時間上還來得及。
3. 之前土耕美生菜都長不好, 改用水耕看看。
我的計劃是先在小小育苗室裡用神奇杯直接水耕育苗, 等到蔬完芽並長出四片本葉後, 直
接『插拔』至水陸缸的花飛碟上, 這樣就可將移植的傷害減到最小。
使用文林盒裝育苗穴錯開的育苗盤, 這樣神奇杯才有足夠的空間可完整插入, 一個育苗盤
可插入 23 個神奇杯, 而水陸缸裡有 37 個花飛碟可插入, 不要種得太滿, 留點讓菜
苗長大的:
圖: 育苗盤
先在神奇杯裡放些松樹皮, 因為底部接觸水的地方如果直接用培養土的話, 有可能造成底土
被水溶解而造成水無法被吸上來, 之前是用發泡煉石, 但因為發泡煉石用完了, 就用松樹皮
來代替:
圖: 松樹皮的吸水性很好, 也不會被溶解
圖: 在神奇杯底部加入松樹皮
之後就填上一些培養土後, 放入有機肥及化學肥, 有機肥因釋放肥份較慢, 所以放些速效的
化學肥:
圖: 有機肥
圖: 化學肥
圖: 各放一些
之後就將土填滿神奇杯, 每盆撒上 5~6 顆種子再覆以薄土:
圖: 填滿土
圖: 撒上種子
將文林盒放上層架加水至可碰到神奇杯底部即可:
圖: 加水
圖: 放置層架上
目前光量是兩盞 21W T5 燈, 從早上 7 點至晚上 9 點照 14 小時, 接著就等著發芽了!
2013/01/07(第3天)
播種兩天就發芽了, 真快:
圖: 發芽
為增加光量, 加高文林盒將育苗盆墊高, 使其更接近光源:
圖: 從原本盆土距燈源 20 公分
圖: 墊高成為只有 10 公分
接下來的重點就是看光量夠不夠, 避免追光的現象了。
2013/01/09(第5天)
圖: 發芽第 3 天
2013/01/11(第11天)
生長快速, 才第11天就決定蔬芽了!其實蔬芽對我來說是一件困難的工作,
總是覺得好可惜, 如果能全部採收該有多好, 但如果不這麼作的話, 又一
定會全部長不好, 這就像佛家說的:『有捨才有得』。
蔬芽的原則第一就是先除去生長狀況較慢的小芽, 其次是太過接近的小芽
, 但真正要下手時, 又遲疑了, 剛開始生長較慢的芽, 就代表以後就會生
長不好嗎?會不會它一開始的遲鈍, 到後來反而會大爆發呢?我疏掉的,
會不會是一顆未來之星呢? 疏苗都會有如此疑慮, 而對於我們未來的小主
人翁, 是否更該多點耐心呢:
圖: 該疏芽了
圖: 這麼小的苗, 根就已經長得比苗要長 2~3 倍!
圖: 疏掉的小苗
圖: 疏苗後
圖: 不會相互遮蔽了
2013/01/18(第18天)
圖: 目前生長狀況
該是第 2 次疏芽了, 除了剔除生長情況明顯不良的小苗外, 由於幾乎都已長出本
葉, 所以以莖的長短及粗細作為疏芽的依據, 留下短粗的, 而除去高細的:
圖: 以紅圈處莖的粗細作為疏芽依據
圖: 現在公寓變獨棟了XD
2013/02/03(第34天)
過完年假回來, 發現美生菜突飛猛長, 都已頂到電燈了!
圖: 已長高有10公分
很明顯的, 育苗室空間已不足以美生菜生長, 所以決定立刻移植到水陸缸。
檢討這次育苗過程, 有以下心得:
1. 電費
21(W) X 2(盞) = 42(W)
42(W) X 14(小時/天) = 588(W/天)
588(W/天) / 1000 = 0.588(度/天)
0.588(度/天) X 34(天) = 19.992 => 20(度)
20(度) X 3.61(元)(冬季用電費率) = 72.2(元) = 72(元)
所以這次育苗以電費成本來計算, 只花了 72 元。
2. 移植的速度慢了一點, 為何這樣說, 因為以下的相片:
圖: 根系已經長出杯外
這樣要將神奇杯插入花飛碟時, 難免會傷到根系, 以後必需根系一長出神奇杯外,
就移植到水陸缸。
(~ 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