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爸將田地的一股撥給我們種青菜,但考量到我們的時間也不多,一星期頂多只能去個一次,
因此多方諮詢及查資料之後,決定種地瓜(是吃番薯的地瓜,不是吃地瓜葉的地瓜),原因
如下:
1. 簡單好種,不挑土質。
2. 可改善土壤,且可連作。
3. 大家都愛吃。
關於第二點是從淡水自農法教育農莊的惠雯那裡學來的,她說他們農莊裡土質最不好的地,
就是靠不斷連作地瓜改良的,而我們的農地是紅土,也算是一種較不好的土壤,所以希望
也能靠種地瓜來改善。
原本種地瓜最好的方式是取生產地瓜的地瓜葉莖直接插在土裡,但像我們這種非專葉的農夫
要取得這種葉莖較為困難,一般市面上都是吃地瓜葉的葉莖,因此只能自己育苗。
育苗的方式就是讓地瓜長出葉莖三四節後,再割下種到土裡,這樣才會長地瓜,剛好阿姨有
些地瓜已經發芽了,就跟她要來自已育苗:
圖: 已發芽的地瓜
中間那塊真像是台灣。
圖: 將 3 顆地瓜分成 7 塊
圖: 花盆裝水後將地瓜放入
其實阿姨是將發芽的地瓜切下來後直接種到土裡,長得相當不錯:
圖: 直接在土裡育苗
經過了二個星期(2012/05/20 ~ 2012/06/02),適合定植的地瓜苗早已長成,老婆也將部份地
瓜苗剪下插到水裡讓它們發根:
圖: 水耕的地瓜苗
但郤遲遲不將地瓜苗種到田裡,主要是因為灑水頭的關係。
我們農地規劃種地瓜的田股靠近路邊,灑水管線早已作好,但只能買到 360 度的灑水頭,這樣
灑水時連農路都溼了,不太理想,但單邊的灑水頭(180 度)似乎不是那麼好買!?
後來在網路上才找到適合的灑水頭:一種是銅製的,單顆要價 $150,且要自行到建國市花取貨
;另一種是塑膠的,單顆連運費只要 $50,且可調整水量,還有過濾功能。所以後來我們就
從網路上訂了四顆,在 2012/06/21 到貨:
圖: 外觀
圖: 單邊出水口
圖: 可用一字起子調整出水量
圖: 中間白色的部份即濾心,可拆解下來清洗
所以這灑水頭對我們來說真是相當理想,只是塑膠作的在田裡風吹日灑之下多久會變質?
只待時間的考驗了!
2012/06/24,就是我們地瓜定植的好日子,先來看看我們之前插在水裡的地瓜苗長得如何?
圖: 根系已長得這麼長
一般資料是說地瓜苗插在水裡只要發根就可定植;甚至有的說只要浸泡一晚就可定植。像
我們根已長得這麼長才定植也是沒辦法的事:
圖: 定植
我們這樣的一股以 30 公分為間距種了 38 顆:
圖: 地瓜苗與雜草混在一起
圖: 測試剛裝好的灑水頭
圖: 不用到八仙樂園
圖: 小朋友玩水玩瘋了
目前因為剛定植的關係,我們決定要供應較多的水,所以將定時器設為早 4:30 及午
16:30 持續半小時。
目前是六月,依照我請教種地瓜有經驗的前輩來說,他們四月種下的地瓜,要到九月
才收成,所以我們的地瓜,要到十一月才能收成(如果有的話..),到時在來舉辦一個
烤地瓜季吧!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