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農地種稻,分成 2 個部份來進行,一個是 2012/08/04 從宜蘭分來的
秧苗,於 2012/08/05 於農地生態池種下;另一是自己育苗的稻子,則採用
水耕的方式栽培(但後來失敗了,請參考:『種稻計劃三_水耕稻子』)
2012/08/25:
經過 20 天的生長,已經是下面的情形:
圖: 長高且分檗數也變多了!
2012/09/08:
在生態池的稻子成長得相當好:
圖:真的是頭好壯壯
2012/09/22:
這一陣子幾乎都沒下雨,所以生態池變成這幅模樣:
圖: 水完全乾了
目子稻子還長得不錯,但像這樣不下雨的天氣再持續一陣子,這些稻子就不妙了。
當初會有部份稻子採用水耕,就是因為擔心生態池的水量不穩定,而水量不穩定
的原因,就是因為這附近的農地幾乎都休耕,所以灌溉溝渠不是沒有水就是少得可
憐,所以生態池的水幾乎都是要靠老天幫忙!
農地休耕,這是台灣目前農業普遍的現象,作農無法維持生活,年輕人都往都市去
工作,農地寧可休耕領取政府補助;而開放農地買賣後,又成為少數有心人炒作的
對象,使得真正想作農的人反而買不起土地,台灣目前糧食自給率不到三成,大部份
農地郤空在那裡待價而沽,實在是台灣另一荒謬的現象。
算了,還是回頭解決實際的問題再說。去巡視灌溉溝渠,發現水路是暢通的,
但因為水量不多,且必需將我們隔壁別人家的蓮花池填滿後才會流進我們家
生態池,只能自求多福了。
2012/10/01:
從屏東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農地去關心,發現較深的蓄水池已填滿,但生態池的水
還是流不過來,再次巡視水源,發現通路被堵住了,排除後,因為今天的水量較豐,
所以很快就流進生態池:
圖: 有水的區域
但生態池較末端還是沒有水:
圖: 乾涸
2012/10/07:
再次巡視農地,發現這次灌溉溝渠的水量豐富,所以我們家生態池也水量豐盈,希望
這個好現象能繼續維持。
2012/10/28:
今天再到農地,喜見稻子抽穗了!
圖: 結穗的稻子
圖: 部份稻子結穗了
巡視附近的水稻田,發現結穗的稻田水都已排乾,於是將進水口堵住,假已時日我的
生態池也會乾涸。
PS. 後來上網查資料,得知我的稻子只是剛在開花而已,需要較多的水份,於是此請爸爸再把水
路打開。
2012/12/29:
從 10 月底去過農地之後,北部就一直下雨,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去農地。最近再去農地,
發現稻子結穗的情況很差(下圖是傍晚拍的,所以很暗):
圖: 結穗的情況很差
除了結穗的情況差之外,另已結穗的稻子成熟的時間也很慢,推測是因為最近都在下雨,
所以生態池一直維持一定的水量,但在開完花後應將水從田裡排掉,以利稻殼成熟,
但我都沒空作這個動作。
考量接下來還會繼續下雨,決定割下部份稻子留種,以免全軍覆沒:
圖: 割下的稻子
2013/01/01:
在乾燥 4 天之後,今天就將情況較好的稻子取下留種:
圖: 已呈金黃色的稻穀
因為數量很少,就用手工將稻穀搓下:
圖: 搓下的稻穀
圖: 用袋子裝著
這袋子原本是裝糖果的,在糖果吃完後就拿來裝稻穀吧!
圖: 可愛的袋子
只是這樣小小的袋子都裝不滿,看來今年要吃到自已種的稻子希望是已經沒了,
只能期待來年繼續努力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