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雖然去年然種稻失敗了(請參考:『自己種稻子』, 但依舊澆不息我自己種稻的決心,
得知幸福農莊這次農民私塾的春季班前三堂課是種稻的課程, 不管第二堂課甚至在除夕當天
(2/9), 還是報名了!以下是這三堂課的筆記:

『2013_02_02_自然農法種稻課程1』
『2013_02_09_自然農法種稻課程2』
『2013_02_16_自然農法種稻課程3』

但不管筆記記得多好, 還是多詳細, 終需實際操作驗證,在第一堂課裡學到, 先將
要育苗的地鬆土及撿拾枯枝雜草,避免這些東西在土裡腐化傷害秧苗, 這動作應在播
種前至少一星期前完成, 讓土裡未能清理乾淨的野草充份的熟成:

2013/02/14

選定原本是種地瓜的地當作育苗地:

IMG_3235  

圖: 育苗地

在鬆土之後, 撿拾殘枝及雜草, 記得不要將土鬆得太細, 這樣土裡才有適當的空隙含養空氣,
有助於秧苗的根系發展:

IMG_3238  

圖: 撿拾雜物

儘量撿拾乾淨之後, 灑點水幫助之後的熟成:

IMG_3243  

圖: 整理過後的育苗地

 


2013/02/20

今天將留種的稻穀作鹽水選及溫湯處理, 準備一鍋清水放入生雞蛋, 雞蛋沈到鍋底:

IMG_3367  

圖: 一鍋清水

將水加熱後倒入鹽巴, 調整鹽度讓雞蛋可以整顆浮在水面:

IMG_3372  

圖: 生雞蛋浮在水面

待水溫恢復成室溫後就可將稻穀倒入鹽水裡稍加攪拌:

IMG_3374  

圖: 因比重的關係, 許多稻穀都浮在水面上

將浮在水面上的稻穀撈起, 將沈在鍋底的取出留種:

IMG_3375  

圖: 欲留種的稻穀

此時記得立刻用清水清洗, 以免鹽份傷害了稻穀, 下圖是浮在水面及沈到水底的稻穀比較圖,
可看出欲留種的只剩下少數:

IMG_3379  

圖: 左為淘汰掉的, 右為留種的

IMG_3382  

圖: 經過鹽水選後, 留種的個個結實飽滿

接下來作溫湯處理, 準備 60 度的熱水, 下面的鍋爐是為了讓熱水都能保持在 60 度的均溫:

IMG_3386  

圖: 可隨時加熱的鍋爐

IMG_3384  

圖: 浸泡 7 分鐘

IMG_3385  

圖: 保持在 60 度 C

時間到時要立即用冷水降溫, 以免餘溫破壞了發芽酵素。接下來應用麻布袋裝袋放在野溪催芽,
但因我住的週遭很難找到這樣的環境, 所以我是放在水桶裡用打氣機打氣機增加氧氣, 外加每
天換水一次:

IMG_3387  

圖: 催芽

接下來就是等待發芽了!

 


 

2013/02/24

經過四天的催芽, 已經有部份稻穀露出芽點:

IMG_3415  

圖: 露出芽點

本來應等待更多稻穀長出芽點, 但因為只有假日有空, 只好直接播種了!首先再次整理上次已整理
好的育苗地, 撿拾枯枝雜草, 接下來在育苗地四週圍挖出溝渠:

IMG_3418  

圖: 挖出溝渠

IMG_3420  

圖: 在溝渠灌水

IMG_3421  

圖: 水淹金山寺了!

IMG_3423  

圖: 在育苗區挖出幾個水道幫助水淹進來

IMG_3423  

圖: 讓育苗區成為泥巴水

其實要成為真正的泥巴水, 應該讓水多泡個幾天, 但我實在是時間不夠只好繼續處理:

IMG_3424  

圖: 開一個洞讓水流掉一些

IMG_3425  

圖: 調整水平

IMG_3426  

圖: 因有三種稻子, 將育苗區分隔三等份(從右至左分別是自家採種[宜蘭]、糯米及龜治)

IMG_3427  

圖: 播種了

接下來, 就請爸爸每天早晚兩次幫我灌水至溝渠, 但不要漫過育苗區, 以免穀子被沖走。

 


 

2013/03/03

這個週末氣溫突然下降, 最低溫只有 11 度C, 很怕剛發芽的稻子凍傷。星期六(3/2)時,
接到爸電話,說稻穀都沒有發芽, 心情立刻 Down 到谷底, 星期天匆忙跑去看, 結果是還
好:

IMG_3651  

圖: 還是有長根

IMG_3647  

圖: 也有長芽的

但還是有一個問題, 就是本來這些稻穀播種後應該會下陷到土裡, 但因為我的育苗區泡水不
夠久, 所以無法成為真正的泥巴水, 導致表土太硬讓稻穀還是裸露在外, 有一次灌水時就不
小心讓水淹漫過育苗區讓部份稻穀被沖失。因此我用了一些沙子將稻穀覆蓋, 除了避免移動
的問題, 也希望能有一些保溫的效果:

IMG_3656  

圖: 灑沙子覆蓋稻穀

 


 

2013/03/16

上星期假日因為去坐蒸氣火車所以沒去農地, 隔了兩星期後才再次見到我的稻子, 結果很高
興的是, 大部份都發芽了, 從 2/24 播種到現在, 過了三個星期, 秧苗大概高 5 公分, 不知
道這樣算正不正常?算了, 能發芽就很滿意了!

IMG_4073  

圖: 全景

IMG_4074  

圖: 龜治

 

IMG_4075  

圖: 糯米

IMG_4076  

圖: 自家採種[宜蘭]

IMG_4078  

圖: 若不是自己播的種, 這些小秧苗真會誤認為是野草

秧苗現在約 2~3葉, 因為爸跟阿姨就要回屏東, 所以就設自動灑水早上跟下午各半小時,
希望它們能順利長大!

 


 

 

2013/03/23

IMG_4117  

圖: 又過了一星期的秧苗

有看出有什麼不同嗎?

IMG_4120  

圖: 就是多了很多雜草!

我設定每次自動灌溉半小時, 雖然這足以讓水淹漫過育苗區, 但我這不是真正的水田,
所以積水在停止灌溉後, 一下子就會被泥土吸收, 無法把雜草淹死!

所以還是認份一點, 用手動的方式, 把雜草拔除, 幸好我的面積只有一點, 不會花太多
時間除草, 如果是好幾分地的育苗, 就不知要除草到何時了!?

 


 

2013/04/04

上星期去爬了大武山, 所以又隔了兩個星期才又再度看我的秧苗。目前看來還是來自宜蘭的
秧苗自家採的種成長狀況最好, 已有 3 ~ 4 葉, 其他的龜治及糯米只有 2 ~ 3 葉, 可能因
為這些當初是挑剩的:

IMG_4343  

圖: 自家採種[宜蘭]

IMG_4353  

圖: 3 ~ 4 葉的秧苗

為了即將來臨的插秧, 先將生態池作粗耕的動作並清理岸邊及池裡的雜草, 當然沒有機器的
幫忙, 只能用人工一鏟一鏟的挖鬆, 幾坪地就花了 2 個小時, 還弄斷了一根鏟子:

IMG_4347  

圖: 翻過底土的生態池

目前水量還是太多, 先用木板隔起來看能不能使育備插秧區的水稍微乾涸一些:

IMG_4348  

圖: 用木板擋水

 


 

2013/04/14

下了近一星期的雨, 生態池的水量還是很多!看來要水位降低一些不是那麼簡單。爸爸有幫
忙將這區的土堆高一些, 如果能停止降雨, 水位降低一些, 勉強就這樣插秧吧!今天就用平
耙作細耕及整平:

IMG_4494  

圖: 細耕及整平後的水田區

IMG_4500  

圖: 目前秧苗的狀況

 


 

2013/04/28

原本上星期就要把秧插下去的, 因為天氣不好而作罷。這個週末特地帶小孩來農地露營,
這樣也可有較多的時間來插秧:

IMG_4539  

圖: 已出現葉子枯黃的情形

應是已無法適應旱田的乾燥環境, 檢查大部份稻苗已有 4~5 片葉子, 雖然天氣還是有些陰晴
不定, 但無論如何今天一定要把秧插下去:

IMG_4530  

圖: 先把土堤作出來, 以方便日後灌排水

接著就準備插秧了。在育苗區鏟苗時, 發現這個動作很花時間。因為我等於是在旱田育苗的,
加上觀音的紅土有相當的黏性,所以光是鏟苗這動作就很耗力;另外, 灑播的不是很密集, 一般
使用育苗盤育的苗可直接撥下欲插秧數量的苗, 但因為我的苗較分散, 用鏟子鏟起後, 還必需
一株一株的撥開放到收集盒裡, 所以很耗時。下次應使用育苗盤, 或是直接在水田育苗, 應可
就可避免這些問題。

終於可開始插秧了, 我採用自然農法建議的以 3 株秧苗為一欉, 這樣可以每株秧苗都得到最好
的生長空間;另每欉之間行列距約 25 公分, 這樣每排只可插列秧。等我插到一半時就發
現我的水稻區實在是很小, 只能插來自宜蘭自家採種及龜治的秧苗, 糯米種只好放棄了。

最後插了 14 排的宜蘭自家採種及 6 排的龜治共 20 排, 如果以一排 4 列, 每欉 3 株來計算,
就是 20 X 4 X 3 = 240, 總共使用了 240 株的秧苗, 以目前育苗區來看, 我大概只要使用其中
的一格就夠了, 如果播種的密度更高的話, 面積還可更小!

IMG_4073  

圖: 使用其中的一格

IMG_4553  

圖: 最後插好秧的稻子

接下來依自然農法的建議, 就是作好水位的管理, 就是每天過水一次, 然後將水排掉, 直到稻子
有 40 公分大後。這樣作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福壽螺的危害, 因為福壽螺只在水裡吃稻子, 如果沒有
水它就不會出來肆虐了。但以我這種一星期只能來一次的假日農夫而言, 每天過水根本也是作不到
, 但很奇妙的是, 去年我插秧後稻子竟未受福壽螺攻擊, 不知是幸運還是它們不識貨, 只能祈禱
福壽螺嘴下留情, 另留下未插完的秧苗待日後補秧:

IMG_4554  

圖: 希望有機會寫續集!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