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討上次稻穀育苗失敗的原因,很有可能是因為我沒作鹽水選以及放在冰箱 20 天的
關係。用手眼挑選還是比不上鹽水選的精準;而放在冰箱原意是要模擬放在冰冷溪水
的去發芽抑製劑,雖然每天都有換水,但和實際流動的水還是不同。所以這次我決定
將去發芽抑製劑的步驟省略掉(既然作不到何必強求),另催芽時加入打氣以增加成功
率。
2012/07/22:
圖: 跟農夫要來的稻穀
圖: 用網袋裝著吊起來風乾
目前是二期稻作開始育苗的時間,決定再來挑戰一次種稻計劃!
2012/08/02:
經過 11 天的風乾,趁今天難得的颱風假來育苗。
先依之前有機液肥的方法作一個打氣裝置:
圖: 打氣裝置
圖: 從稻穗取下的稻穀
第一步:鹽水選
就是利用鹽水的比重,將浮在水面上的稻穀撈除,而沈在水裡的
就是好的稻穀。
圖: 以雞蛋來測試鹽加的夠不夠
圖: 加鹽加到雞蛋能立起來為止
圖: 將稻穀加入鹽水中,將浮在水上的稻穀淘汰掉
圖: 挑選剩下的稻穀
鹽水選後要立即用清水清洗,避免鹽度造成傷害。
第二步:溫湯處理
使用 60 度熱水浸泡 10 分鐘,這樣是為了殺死病毒及細菌。
圖: 剛開始是用 40 多度熱水讓稻穀適應一下
圖: 倒入 60 度的熱水後開始計時
剛好家裡的熱水壺可定溫在 60 度,使得這溫湯處理容易許多,在時間內溫度有降就
再加熱水;而時間到時要立即用冷水降溫。
第三步:打氣催芽
種子在發芽的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,所以打氣可提高發芽成功率。
圖: 將稻穀裝進網袋裡
圖: 放入打氣
接下來的管理動作就是每天換水及檢查有無發芽了。
2012/08/05:
只打氣了 3 天就發芽了,真是另人喜出望外!
圖: 稻穀發芽了
準備穴盤來育苗:
圖: 將穴盤先填上 2/3 的培養土
圖: 用噴霧器噴溼
圖: 將發芽的稻穀一顆一顆的填入
其實一般專業的稻農育苗的密度可比我高多了,因為這樣才能機器插秧,
像我這種穴盤育苗的方式以後秧苗長大後只能手工插秧。
圖: 覆上培養土
圖: 再噴溼
這樣就算完成了,暫時放在家裡光線充足的浴室,接下來的動作就是每天灑水,
等下次放假時再拿去農地育苗。
2012/08/07:
播種 2 天後,長出小秧苗了!
圖: 小秧苗
2012/08/11:
下圖就是我的育苗室,其實就是我們主臥的浴室,因為夏天時光線不錯,就被我當作
育苗室了:
圖: 育苗室
圖: 播種 6 天後,大部份的小秧苗都已經長出來
圖: 近照
其實浴室這樣的亮度已不足秧苗生長所需,要儘早移至農地育苗。
2012/08/12:
圖: 農地育苗一
圖: 農地育苗二
今天就將稻苗拿至觀音農地繼續培育,因為秧苗至此,需要充足的陽光才能長得健壯。
而培育的地點需要有水,所以自然就放在自動灑水器的充圍,但又不能讓水直接灑到,
因為灑水器的力道太強,恐將還幼小的秧苗打死。
於是我將秧苗放在灑水器周圍會積水的地方,這樣水份就會透過穴盆下方的洞穴進入土
壤,供應秧苗水份。
至於為何要將穴盆放在紅色籃子裡?那是因為稻苗的根會長出穴盤外,到時定植要將穴
盆拿起時,因為穴盆是軟的而不易拿起,所以將穴盆放在硬質的籃子裡,而籃子有孔隙
不會防礙稻苗根系的生長,到時也容易拿起。其實這一些都只是我的推論,到時再看看
吧!
2012/08/16:
今天再到農地去看,秧苗是否安好?
圖: 育苗盆一
圖: 育苗盆二
大家都還活得好好的呢!看來沒有意外的話,育苗是成功了!接下來等這些苗再長大些,
就可來實驗以『水耕』的方式來種稻了。